在当今社会,年轻人对于工作的追求发生了显著变化。曾经备受冷落的社区工作岗位,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众多年轻人眼中的“香饽饽”,被视为公务员的“平替”岗位。
一到毕业季,面对大厂“996”的工作压力和随时可能收到“N+1”的风险,不少应届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考公。由于公务员编制有限,竞争激烈,许多年轻人选择了曲线救国,将目标对准了社区工作岗位。
社区工作者虽然没有编制,工资较低,工作辛苦,人员流动性大,但每年仍有大批年轻人趋之若鹜。在上海一些地区,社区工作岗位的招录比甚至超过了国考部分岗位。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3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从 2018 届到 2022 届,毕业后成为社区工作者的本科生越来越多,且五年来,从事社工的毕业生就业比例增速在 48 个职业类别里位居榜首。
当这些年轻人好不容易上岸后,却发现现实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社工的工资普遍较低,且地区差异明显,中部、西部地区甚至达不到月薪三千的水平。不仅如此,工作强度也远超预期,周末节假加班无休成为常态。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有 81%的受访者上个月周末加班过,甚至超五成的社工在节假日也加班。同时,社工还需要应对各种琐碎的工作和频繁突发的检查,一旦出现问题,往往成为居民不满的对象。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年轻人希望通过社区工作积累经验,寻求晋升机会,进入体制内。但实际上,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天花板较低,要想通过社工晋升进入体制内并非易事,尽管一些地区给予了优秀社工事业编或者考公考编的政策倾斜,但比例小、门槛高。
对于年轻人来说,选择社区工作岗位或许是在追求稳定与理想之间的一种妥协,但这一现象也反映出了当前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和年轻人对于稳定工作的渴望。未来,如何提升社区工作岗位的吸引力,为年轻人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