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短视频和微短剧领域,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部分自媒体正通过“气人”的虚构情节来收割流量。
这些“气人”短视频的内容可谓五花八门。有的渲染家庭矛盾,如保姆虐待孩子、儿子手撕亲妈、丈夫殴打妻子等情节,让人看得咬牙切齿;有的宣扬暴力、制造群体对立,像“女子输液被陌生男子拔针扎进水桶”这类自导自演的视频被广泛传播;还有的放大个体命运,剑指公平正义,用无中生有的几千字长文泣血求助来误导公众。
“气人”短视频之所以能吸引眼球,是因为它们善于“拿捏”受众情绪。人们往往容易在这类事件中代入自己曾体验或遭遇过的歧视和偏见,进而“被带节奏”“被激怒”。虚假内容的发布者刻意模糊“摆拍视频”和“真实记录”的界限,用“无底线”来形容他们的行为一点也不为过。
在负面情绪的裹挟下,真相似乎变得不再重要。即便知道视频可能是假的,但很多人仍主观判定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恐怕是真的,一顿评论转发操作后,自己憋着的那口气才能顺一些。要知道,从确定选题到进行文案写作,再到进行拍摄剪辑,包括炮制热点、制造争议、转载抄袭文案、分工摆拍造假,批量生产“气人”短视频的流程已经相当成熟。而这一切的流量收割最终都指向流量变现,通过广告收益、捐款众筹、直播带货等方式将客户引入私域消费。
对于这些靠“气人”来赚“人气”的视频,当我们看清楚它背后的逻辑和目的,就会发现,这些自诩为“情绪价值”至上的短视频,不过是一场心理骗局。它们只会激发家庭矛盾、降低社会信任,对身心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浊化社会风气。对此,我们应当保持警惕。
当然,这并不是在全盘否定短视频的价值,而是希望网友们能理性辩证看待短视频的两面性。短视频里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于短视频的使用要掌握好度。当面对大数据推送的垃圾视频时,我们要坚定地选择取关、划走或者举报,避免被过多的垃圾情绪反噬。尽管一些平台对“气人”的短视频、微短剧进行了下架处理,但小惩未能起到大诫的效果。